西江历史(西江历史传说)

adminadmin 历史百科 2024-01-17 6 0

本文目录一览:

西江风景区的历史小故事

1、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当地人根据此传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犹存,且香火不断。这就是西江二十景之砚渚清风。

2、传说;古代南越王赵伦有一镇国之宝,叫“阳陵宝珠”,那真是件无价之宝,可惜后人把宝珠作了殉葬品。唐朝时有个名叫崔伟的读书人,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神医鲍姑送的越井岗艾,救活了一条大白蛇玉京子。

3、历史上,西江的其他音译名称还有很多,比如:鸡讲、仙祥、仙疆等,在1916年,西江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当地乡绅侯教之、侯兴华等人提议,经过鼓藏头、活路头以及寨老们的商量以后,改名为“西江”,并沿用至今。

4、每一个小城都有它流传的故事,在我们那里流传这么一个故事。

5、西湖的景区的历史故事: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于977年,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

6、年即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舞阳河风景区,除干流峡谷外,还有诸条风光特别优美的支流峡谷,有梯级跌泉瀑布的高枯溪;有九寨沟式钙华景观的小塘河;有著名风景区云台山的杉木河等。

西江黄金水道的历史

1、西江黄金水道历史:如果说长江、黄河象两条万里巨龙横驱我国中原大地,那么珠江就象一条彩带飘于岭南大地。她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黄河的第三长河。

2、岭南彩带上的闪亮明珠千里西江,发端于云贵高原红军长征经过的乌蒙山区,悠悠东去直通粤港澳,至广东省思贤滘,一直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之一。

3、由于其天然航道弯曲狭窄、礁石多、落差大等原因,西江曾在一段时期里阻碍着广西水运的步伐。广西交通人经过多年的治理,筑坝蓄水,炸礁疏浚,造就了西江如今的“黄金水道”。国务院已批复西江黄金水道上升为国家战略。

4、西江经济带作为珠江主干流的西江上接云南,纵贯广西和广东,通江达海,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

5、横跨长洲岛,四化洲岛,把西江分为外江,中江,内江。目前正在建设三四号船闸,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西江黄金水道的船运需要。梧州素有西南水上门户之称,浔江、桂江汇于梧州市区为西江,西江通五省,总汇在梧州。

探寻西江黄金水道的历史与文化遗产?

1、西江黄金水道历史:如果说长江、黄河象两条万里巨龙横驱我国中原大地,那么珠江就象一条彩带飘于岭南大地。她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黄河的第三长河。

2、广西交通人经过多年的治理,筑坝蓄水,炸礁疏浚,造就了西江如今的“黄金水道”。国务院已批复西江黄金水道上升为国家战略。

3、岭南彩带上的闪亮明珠千里西江,发端于云贵高原红军长征经过的乌蒙山区,悠悠东去直通粤港澳,至广东省思贤滘,一直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之一。

4、梧州人文传统源远流长,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粤语的发源地之一。西江文化是梧州的的文化名片,有岭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龙母庙、岭南第一大寺四恩寺、国内规模最大的骑楼城等名胜。

5、翻开西江沿江经济带示意图不难发现,金涛滚滚的西江托起了座座“金城”,成为我国南部最有活力的产业经济带。

西江风景区的历史背景

相传,刘邦得天下,建立了汉朝,但南越王赵佗仍然盘踞岭南,刘邦便刘邦派中大夫陆贾劝说赵佗归汉。陆贾日夜兼程,沿水路而下,船到德庆地带,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船在江心打转,无法前行。

战国时期,秦灭楚,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

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

与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相距不远的铁溪,山水特别清幽,早在500年前的明代中叶就成了旅游区。 祝圣桥 为七孔青石拱桥。 桥中央有一个三层三檐八角攒尖顶楼阁建筑,被称为状元楼、魁星阁。

西江干流的历史背景:在古代,西江干流是中原地区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代南方地区的水上贸易中心。当时,西江干流沿岸的城市和乡村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许多繁荣的商业城市和港口。

西江千户苗寨景点有:镇远舞阳河风景区、肇兴桐寨、祝圣桥、青龙洞古建筑群、西江千户苗寨。镇远舞阳河风景区:位于凯里市附近,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西江简介及详细资料

1、西江与东江、北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合称珠江。西江是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流,为中国第四大河流,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航运量居中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

2、西江是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流,为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长江、黄河。航运量居中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发源于云南,流经广西,在广东佛山三水与东江、北江交汇。其干流在江门、中山注入南海。

3、西江,是珠江流域的主流,为中国第三大河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境内的马雄山,流经贵州、广西,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与北江相通并进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干流在珠海市的磨刀门水道注入南海。

4、河长2078 千米,流域面积35万平方千米。

5、西江千户苗寨在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

西江千户苗寨的历史沿革

1、千户苗寨,一般指西江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距雷山县城36千米,距黔东南州州府33千米,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重连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2、战国时期,秦灭楚,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

3、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

4、历史沿革: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

5、西江千户苗寨的历史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年),汉王朝派出军队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再次离乡背井,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今铜仁一带),一部分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

6、西江千户苗寨座落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山麓,是中国最大、世界无双的天下第一大苗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